您现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 > 高端访谈 > 

西方“产能过剩”理论的背后是什么?

来源:蓝盾网 发布时间:2025-03-11 18:16:16 字号:【

117267661_3fbfbc81-883e-4dab-8e1c-e6274a793b1d_batchwm.jpg

鲍淑君:一段时间以来,一些西方媒体和政客一直在炒作“产能过剩”。上一次是40年前对日本的抨击,但这次是针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等产品的出口。

“产能过剩理论”是1776年由西方经济学家亚当·斯密提出的,但现在被一些西方国家捏造成一种谬论。希望一些国家的政客能够认识到,保护主义不是正确之举,更无法解决所谓的“产能过剩”问题。

事实上,这让我想起了1999年哈佛商学院编辑加里·埃蒙斯的一篇题为《物极必反?》的文章:“产能过剩”本身并不一定是坏事。供应过剩,价格下跌,这对那些受益于低价材料或商品的行业来说是好事。如果你能享受质量高价格低的新能源汽车,你会拒绝来自中国的物美价优的商品吗?

一些西方国家不去努力发展自身的竞争性产业,而是热衷于炮制“产能过剩”的假象。在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到新水平时,他们为何还在纠缠于精心编造的“老一套”呢?

分享到: